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体积较大、形状不规则的一类,通常呈椭圆形或梭形。
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,这些颗粒粗大整齐,排列均匀、紧密,折光性强,颜色为砖红色或鲜红色。
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,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。
嗜酸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干细胞,经过一系列的分化过程,最终形成成熟的细胞。
生理周期中,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表现为昼夜周期性波动,清晨细胞数减少,午夜时细胞数增多。
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的防御,通过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、肝素、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。
它们具有杀伤细菌、寄生虫的功能,过氧化物酶和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。
嗜酸性粒细胞还参与哮喘、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皮肤病的发病机制。
过敏反应中,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会显著增加,释放的组胺和其他介质会引起血管扩张、平滑肌收缩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,导致过敏症状。
哮喘患者常伴有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。
寄生虫感染时,嗜酸性粒细胞在对抗蠕虫感染时扮演重要角色。
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为0.5%~5%。
增多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、寄生虫感染、某些皮肤病、血液病、恶性肿瘤、传染病等情况。
减少则可能出现在伤寒和副伤寒患者、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、大手术、烧伤等应激状态等。
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、生成分化过程以及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,并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。
扩展阅读
您可能还会关注: